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本院概况 领导介绍
机构职能 检务指南
案件信息公开
网上举报
检察干警违法违纪
网上控告
网上申诉
检察长信箱
律师预约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阅读时光,共沐书香(四)丨寻“灯”
时间:2025-03-0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2月28日,海勃湾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期读书分享会踩着惊蛰前的时序脉搏徐徐启幕,本次分享的作品是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检察人读鲁迅,既是与民族脊梁对话,更是在法治星火中寻找正义之灯。

活动伊始,主持人将鲁迅生平、代表作品、文中生僻字等内容化作谜面,猜谜人手持谜题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忸怩不安,引得众人哄堂。笑声中,那些沉睡在历史褶皱里的汉字渐次苏醒,化作点灯的火种。

分享环节是一场精神的拓荒,8名检察人循着鲁迅冷峻的文字,次第亮起思想之灯。

田亚美

《灯下漫笔》是鲁迅先生的经典杂文之一,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钞票折价兑现银”入手,语言犀利而富有深度,深刻揭示了中国历史和国民性精神。从检察工作角度来看,文章对国民心理的批判启示我们,检察工作不仅要打击犯罪,也要教育和引导公众,唤醒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文章中强调创造“第三样时代”的重要性,启示我们从鲁迅先生的文字中汲取力量,通过检察之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孔维禄

作为历史进程中的个体,我们或许难以跳出时代结构的桎梏,但保持对生存状态的反思与诘问,正是打破“奴役循环”的精神火种

张旭

《灯下漫笔》不仅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杰作,更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与批判精神的文学风格。他让我们在反思历史与现实的同时,更加珍惜眼前的自由与幸福,并激励我们去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乌仁其木格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重读此文,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革命变革时期的动荡,也深感鲁迅先生口中“第三样时代”非一力可成,此处引用鲁迅《热风》中的名句“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刘子涵

《灯下漫笔》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检察工作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方向。在工作中,我们应强化法律监督职能,为维护司法公正、保障民众权益贡献力量。

候霖

“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作为当代青年,也作为检察人,我们要顺应呼声,创造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样时代”,始终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用于追求真理,不畏强权,不惧压迫,握紧法律之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田辰

当代青年作为社会的主力军,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灯下漫笔》中所表达的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关切,是青年检察人必须肩负起的责任,我们定要抛弃奴性,直面不公,创造新“第三样时代”。

王翔羽

鲁迅先生引用《左转》中的“人有十等”,却道最下等的“台”还有比他更卑的妻、子可以压榨,揭示了一百年前女性和儿童卑微的社会地位,新时代新征程,在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方面检察机关任重道远。

【后记】墨香氤氲处,思想交锋的火花照亮了法治精神的肌理,守护正义的人,心中当有永不熄灭的灯火,正如鲁迅先生所寄望的——“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活动结束后,那些捧着《灯下漫笔》离去的身影,正将纸页间的灯火带向讯问室、审判庭、普法活动现场……,在每一个需要光照的角落续写属于新时代的“灯下漫笔”。

END


文字:第一检察部 王翔羽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乌海市海勃湾区人民检察院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蒙公网安备 150302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