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本院概况 领导介绍
机构职能 检务指南
案件信息公开
网上举报
检察干警违法违纪
网上控告
网上申诉
检察长信箱
律师预约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风采
七一特辑 | 我的入党故事——从向往到坚守
时间:2025-07-04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大学时光里,入党是萦绕在我心头最炽热的渴望。暮色中的自习室总泛着冷白的灯光,我的笔尖在入党申请书草稿纸上反复摩挲,墨迹晕染成深浅不一的团块。那时,每个班级仅有一枚入党名额,像悬在云端的星辰,看得见却难触及。看着身边优秀的同学凭借突出的成绩、出色的表现陆续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我满心羡慕。





月光漫过空荡的教室,我总在这样的深夜反复追问自己:是志愿服务不够热忱?还是学业成绩仍有缺憾?酸涩与不甘在胸腔翻涌,却始终有簇火苗在心底跃动。当看到李大钊先生“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的箴言时,我忽然懂得,这份向往早已超越了名额的限制,而是一种镌刻在血脉里的精神追寻。那些未竟的遗憾,反而让入党的信念在时光里愈发沉淀,化作破土而出的倔强力量。

2010年7月的夏天,我踏上工作岗位,走进巴赛街道办事处团结社区。墙面上“为人民服务”的烫金大字映着白炽灯,而真正让这句话鲜活起来的,是身边那群身着红马甲的党员同事。他们总在晨光熹时走访低保户,在暮色四合时调解邻里纠纷,将家长里短的琐碎织成温暖的民生答卷。


那些日子里,我无数次被这样的场景震撼:老旧小区改造时,他们挨家挨户解释政策到深夜,喉咙沙哑却始终耐心温和;人口普查攻坚战打响时,他们白天顶着烈日穿梭在楼栋间,晚上就着路灯核对信息,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手指因反复翻阅登记表磨出了红痕。那一刻,我真切地看到了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也更加渴望成为这个光荣集体中的一员。

于是,我郑重地写下入党申请书。每一笔、每一划都饱含着我对党的崇敬与向往,承载着我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决心。此后的日子里,我主动向党员同事学习,努力提升业务能力,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工作,希望用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

终于,在2011年6月19日,我迎来了人生中最光荣的时刻——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我庄严宣誓,那一刻,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心中满是自豪与骄傲,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更加沉重。



如今,在检察院工作的三年多时光,为我14年的党龄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一名书记员,我深知这份岗位既是案件办理的“幕后齿轮”,更是践行初心的重要阵地。面对堆积如山的案卷,我始终以党员标准为尺,逐字逐句核对笔录、装订卷宗,在成百上千的材料中捕捉关键信息。办公室里不灭的灯光下,键盘敲击声与翻页声交织成曲,我用手中的笔和肩上的责任,书写着属于一名党员的担当。

回望来时路,大学时光里未能如愿的遗憾,像一粒倔强的种子,在基层沃土中生根发芽;社区工作时前辈们躬身为民的身影,为我点亮信仰的灯塔;而如今在检察岗位上,键盘敲击的韵律、卷宗翻动的声响,都成为我践行誓言的注脚。14年光阴流转,变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入党时的赤诚初心。未来,我将继续以党之名镌刻担当,在检察蓝的底色上,让鲜红的党旗始终高高飘扬,让为民服务的誓言永不褪色。


END



文字:海勃湾区人民检察院党支部 李平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乌海市海勃湾区人民检察院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蒙公网安备 15030202000101号